为贯彻落实“丝路润心·沪苏同行”战略合作联席会精神,进一步提升帮教活动质量,5月14日,民盟大丰支部联合上海市四岔河监狱共同启动服刑人员文化教育属地化实践项目。项目通过引入民盟专业师资力量,开授服刑人员文化教育课程,办好监狱里的“特殊学校”,教育引导服刑人员将“刑期”变“学期”“让我学”变“我要学”,持续推动服刑人员文化教育向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自项目启动始,初中语文课程将由民盟大丰支部盟员陈舜和朱燕两位老师担任授课任务。两位老师将轮流在每周三为服刑人员授课,共同完成学时要求。两位老师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平时课务比较繁重,但接到授课任务后,两位老师都义不容辞表示保证完成任务,体现出盟员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首次课程是陈舜老师为34名服刑人员带来的一堂“诗词鉴赏”课。课前,陈舜老师按照监狱介绍的情况,进行了精心的准备。陈舜老师以杨秀廷先生的一篇散文《岁月包浆里的沉厚与轻盈》作为讲课内容的标题,希望以此向服刑人员传达诗歌既像长河流水,绵延不绝;又如群山之巅,令人仰望的灵动与深厚。用诗歌的传统文化之美,如杨秀廷先生笔下的古城一样“葆育”听课者的心田。课程从教学逻辑、授课需求与互动设计层面,采用“问题链+案例驱动”模式,突出趣味性、实践性与启发性,教育引导服刑人员掌握诗歌鉴赏的“三阶方法论”:语言解码—意象解构—主题升华,让服刑人员学有所思、思有所获。

今后,民盟大丰支部将继续发挥优势、服务需求,久久为功助力监狱方面在帮助服刑人员改造人生、重塑灵魂方面多作有益探索,共同把“润心丝路·沪苏同行”这一黄丝带帮教品牌做大做强。
|